言文教学应立足吟诵,通过各种形式朗诵让学生通晓课文大意,所以,素质教育中应加强文言文教学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,在初中语文知识结构中,文言文比重也越来越大。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,文言文篇目约占四分之一,凸显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。但是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,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,对号入座,学生则一字不漏地记下,使得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,根本谈不上语感、意境,导致原文、译文的分离,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。那么,如何进行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呢?
一、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,清楚文言文教学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
教师在教学文言文单元时,应准确把握这一教学理念,预习备课时将与本课有关的文化常识、事理放在重点。教师教学本课时心中应有一条主线,即我要如何组织本节课教给学生些什么让学生从本课中明白些什么,学到些什么。把握这条主线的同时还应清楚一个目标:传承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,提高素质教育,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与文化素养。
二、文言文教学应注重教学形式,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
孔子曰: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作为语文老师认识到这一点尤为重要。况且,文言文本身的枯燥性更要求老师注重教学形式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挖掘课文背景,抓住与本文背景相衔接的知识点,激发其学习兴趣。以《核舟记》为例,引导学生思考:小小的一枚桃核,古时候的能工巧匠是怎样独具匠心,加以雕刻,惟妙惟肖地呈现出一幅当时游客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的?通过教师的领读、学生的泛读之后,山高月小、水落石出清风徐来、水波不兴的清晰画面,舟首、舟尾的布局跃然眼前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,进一步展示相关的图片画面,呈现细节,使得学生在脑海中定格苏、黄共阅一书卷、舟尾横卧一楫的精雕细刻,采用这种导入来开始文言文教学,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三、文言文教学应立足吟诵,通过各种形式朗诵让学生通晓课文大意,理解本文情感
读得熟,则不待其说,自晓其义也。故书不厌百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文言文教学,应立足吟诵,做好这点应从以下两点入手:
1.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,精心设计好读的形式
课前预习时默读;顺从文字时小声读;课上学习时较难把握的文章,可由老师范读,容易把握的文章可让学生自己朗读,还可齐读、分角色读;师生对读和配乐朗读等。
2.让学生读准、读顺文言文
读准,是指读音要正确。文言文中有不少生僻字要注意,还有通假字,应该读它的本字音,学生最容易读错,如《童趣》中的昂首观之,项为之强中强应读jiāng而不读qing,教师应该加以适当指导。读顺,就是朗读时读清它的节奏,注意停顿。这种停顿把握起来比较麻烦,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读。如其一犬坐于前(《狼》)就应该读成其一/犬坐于前,而不能读成其一犬/坐于前。停顿准确了,就不至于产生歧义,自然也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了。
四、文言文教学应注重拓展迁移,延伸课外增强实效
立足课堂教学,不断向课外延伸,适当地增加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内容,相似的文言文阅读材料,这也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有力举措。例如学习《石壕吏》,可以补充学习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,概述杜甫所写的《新安吏》《潼关吏》《石壕吏》以及《新婚别》《无家别》《垂老别》等著名的组诗。《石壕吏》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 的叙事诗,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,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,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,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。在设计教学形式时,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教师悲情阅读的示范等方式,再现当时官吏的蛮横和老妇人的无助,启发学生,展开想象,在情感方面引起共鸣,深刻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。教师实施这种方法时,课前要明确阅读任务,明确阅读要求;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,区分阅读语气等,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,然后针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一一加以点拨、讲解,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,从课文的整体角度出发,结合教材的插图,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拳拳同情之心,使学生从心底产生强烈的共鸣。借此能完整掌握课文所表达的知识点、思想情感等。这种做法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,其结果是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,加深了所学知识,把课堂教学向课外扩展延伸,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很好的挖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