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生成论文作业被学校禁用,翻译润色为何也在 “黑名单”?
发布于 2025-01-15 18:50
毕业在线网论文检测平台
如今,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 AI 翻译润色工具,像 DeepL、
Grammarly 等,在学生群体中十分流行。无论是撰写外语作文,还是翻译专业文献,这些工具都能派上用场。对于很多学生来说,它们就像便捷的 “学习神器”,轻轻一点,就能快速完成翻译和润色任务,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。
-
学术诚信问题:从本质上讲,过度依赖 AI 翻译润色工具与使用 AI 生成论文作业存在相似的学术不端风险。学生在撰写论文、作业时,学校期望看到的是学生真实的语言能力和学术思考过程。如果学生借助 AI 工具对内容进行深度翻译和润色,呈现出来的成果可能并非学生自身的真实水平,这与抄袭、作弊并无二致,严重破坏了学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。例如,在一些外语课程作业中,学生本应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语言表达和翻译能力,但使用 AI 工具后,作业中的语句变得过于完美、专业,完全超出了学生实际应有的水平,这无疑是对学术诚信的践踏 。
-
学习效果受损: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、不断积累的过程。翻译和写作练习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、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。当学生使用 AI 翻译润色工具时,虽然能快速得到一份看似完美的结果,但却跳过了学习中最关键的实践和锻炼环节。长期如此,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,自身能力难以得到提升。以英语写作课程为例,学生不经过反复的思考、修改和练习,就无法学会如何运用恰当的词汇、构建合理的句子结构,写作水平会一直停滞不前,最终影响到整个学业的发展。
-
难以区分原创与辅助成果:在实际操作中,学校很难准确判断学生提交的作业或论文中,哪些部分是学生自己完成的,哪些部分是借助 AI 翻译润色工具的帮助。这种模糊性给教学管理和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。教师在批改作业和评估学生成绩时,难以给出客观、准确的评价,无法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,进而影响到后续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。而且,这种难以区分的情况也容易让一些学生产生侥幸心理,进一步助长了滥用 AI 工具的不良风气 。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整合上传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请联系客服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